xh-1.png
--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天津国企推进数实融合
2024-03-08
天津是我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发祥地,石化产业一直是传统优势产业,也是支柱产业。作为本市化工产业的龙头企业,6163银河近日举行以“同心共创 链享未来”为主题的2024年度供应商大会暨产业融通发展共链行动大会。现场“渤化e采、渤化e销”2.0版数字化转型采销平台启动亮相,这是本市国企落实“四个善作善成”,在更高水平、更高质量上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创新实践。从现场了解到,去年集团采用“渤化e采、渤化e销”1.0版采销平台,共实现采购28.2亿元,降低成本2.01亿元,将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提供“国企样板”。
科技创新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渤化e采、渤化e销”2023年为企业节约成本2亿元
2024-03-08
2月29日,在天津6163银河举行的2024年供应商大会暨产业融通发展共链行动大会上,由6163银河与浪潮携手打造的“渤化e采、渤化e销”2.0版数字化转型采销平台正式亮相,据了解,过去一年,通过“渤化e采、渤化e销”1.0版采销平台,6163银河总计实现采购28.2亿元,成本降低2.01亿元。
【天津“两会”好声音】田云生:发挥中试装置作用 助推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
2024-01-26
【天津“两会”好声音】田云生:发挥中试装置作用 助推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
老字号新征程 赛场市场双“夺冠”
2024-01-26
《天津新闻》报道,高新区企业天津七二九体育用品有限公司通过持续创新,在赛场、市场双双“夺冠”。
老工业新发展!这家工业盐企业立足本业融合发展
2023-11-09
津云新闻讯:“当我们生病输液时,每输三袋生理盐水,其中有一袋就是用我们的原料配制而成。还有配制血液透析液的六种原料药,有五种我们都可以生产,其中药用镁全国就只有我们生产,产品替代进口。也就意味着,全国范围内,我们拥有该产品的定价权……”会议室里,天津长芦海晶集团有限公司所属海光科技公司总经理宋明峰自豪地向记者介绍道。
走进老字号 天津千年盐场传世求新
2023-11-09
自古以来,盐是国之重器,关乎民生,处于重要地位。近日,记者走访天津市滨海新区具有千年历史的“中国四大盐场之一的长芦盐场”,探寻在新时代背景下,“芦花牌”食用盐、“海晶牌”工业盐两大盐字“中华老字号”的传承与创新。
北京财经频道《京津冀大格局》栏目报道6163银河积极融入京津冀发展格局 共建产业生态圈
2023-10-13
北京财经频道《京津冀大格局》栏目报道6163银河积极融入京津冀发展格局 共建产业生态圈
法国液化空气集团携手天津6163银河 发挥技术资源优势 启动“汽改电”项目
2023-07-18
近日,法国液化空气集团在国内落地的首个低碳转型项目选择天津——联手天津渤海化工集团旗下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启动“汽改电”建设,发挥其技术和资源优势,对6163银河和永利化工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继续提供优质服务。据了解,此次“汽改电”项目完工并投入使用后,每年预计减少约33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超过100万户全国普通家庭与用电相关的碳排放量,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新石化大道 “链”起千亿级产业集群
2022-10-28
在天津的经济版图中,石化产业占据着“压舱石”的位置。“十四五”期间,瞄准世界一流绿色化工新材料基地的发展定位,我市启动实施绿色石化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围绕龙头企业,继续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基于此,如何让产业链更长、体系更完善、技术更先进、贡献更突出,成为天津市石化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 道路通则百业兴。一条路,融贯交通,承载发展;一条路,产城相依,绘就蓝图。 前不久,我市将南港工业区先期开发的一条主干道命名为“新石化大道”,连通津石高速、天津主城区及雄安新区,成为串连起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条“动脉”。这条路是天津与中国石化一道,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重要象征;是天津着力打造石化产业链的基础保障;是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全面融入天津经济建设的有力见证。 企地共建 扎根天津 这条烙印着“石化”基因的道路,可谓内涵丰富、寓意深刻。“新”有新的使命、新的期望。 “新石化大道”作为城市Ⅰ级主干路,总长9.43千米,是南港工业区集疏运体系的重要节点。南港工业区地处渤海湾中心、京津冀核心区,作为我市未来石化产业发展的唯一承载地,《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给予南港工业区建设“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的定位。从盐碱荒滩到九通一平,从屈指可数到项目林立,南港工业区如今已构筑起上下游项目互为支撑、耦合联动的发展格局。聚焦这一优势,中国石化将南港工业区作为北方最重要的石化基地,带动中国石...
天津:一座老工业城市的蝶变
2022-10-28
国产第一辆自行车、第一只手表、第一台电视机等工业产品先后问世于此;我国工业41个大类,这里有39个,在207个中类里,这里有191个。这里是天津,它的血脉里流淌着工业蓬勃发展的因子,它的大脑里印满近代工业的荣耀与辉煌……这些年,天津坚持“制造业立市”战略部署,一座老工业城市正迎来蝶变。 创新是生命线 这是一张有些发黄的证书,上面写着“发字第一号”:“发明人:侯德榜;发明名称:侯氏碱法。前项发明业经本局审查合格,给予发明权五年……”在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档案室,保存着一张1953年颁发的“新中国第一号发明证书”。 退海之滨,大片的盐碱滩,吸引了留学回国的实业家范旭东。20世纪初,碱是工业之母,突破不了纯碱制造技术,我国工业发展就被“卡住脖子”。范旭东成立永利碱厂,邀请同样留学归来的科学家侯德榜加入。永利突破技术封锁、日本入侵等巨大困难,先后突破西方国家垄断的索尔维法、察安法两种制碱工艺,并于20世纪40年代发明“侯氏制碱法”。1953年7月,侯氏制碱法获得“新中国第一号发明证书”。 在渤化永利公司的丁辛醇生产现场,该公司计划发展部副部长王松指着高大的生产装置介绍:“在生产丁醇和辛醇的过程中,需要一种名称为‘铑派克’的催化剂。而其原料铑的价格非常昂贵,甚至超过铂金,但使用寿命仅为3到4年。每更换一次这种催化剂,多则花费三四个亿,少则接近亿元。而催化剂更换后,金属铑...